赵九章是我国著名的大气科学家,地球物理学家和空间物理学家,“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的总设计师。但是,他却没能亲眼看到卫星上天的那一刻。1968年10月26日,也就是在卫星发射成功的前18个月,赵九章服安眠药自杀身亡,终年61岁。 继续阅读
分类目录归档:史话
福建闽南的丧葬习俗:那么死去的是什么?活着的又是什么?
中国人是世界上最重视丧礼的 。民间丧礼,历来沿袭2000多年前奴隶主贵族用的周礼丧制。
闽南传统的丧礼也是渊源于周礼的。民间崇尚古人死后灵魂不死的观念,遵行儒家倡导的孝道,又盛行鬼神迷信。社会风气以大操大办丧事为孝,不如此为不孝;丧家也以为不如此不足以抒发自己的悲哀,不能表达自己的遵礼尽孝之心和求得逝者灵魂的保佑 。 继续阅读
贵阳市周边丧葬习俗调研
1.葬礼的简单介绍
在家乡,家人发现老人去世之后马上就会放鞭炮,若是年轻人不幸去世也会放鞭炮。如果去世者不是在家里去世的,那么他的尸体运回家的时候也要放鞭炮。放鞭炮是为了告诉村里的人老人去世这个消息。 继续阅读
土葬的历史和程序都有哪些呢?
土葬也就是人类死亡后丧葬的一种方法,土葬最早起源于原始社会。有关土葬的历史是怎样的
呢,土葬的程序和习俗有哪些?下面不妨快来看下面的文章吧!
土葬的历史
土葬起源于原始社会,那时就有这个风俗,例如半坡文明,还有后来的夏,
都是采用土葬
进入阶级社会后,有了明显的尊卑贵贱的等级差别。 继续阅读
下葬要避开的时间
1.避开重丧日
重丧,指的是一个人去世后近则百日内,远则一年左右,家人或者亲戚中又有人相继去世的情形。家中有一个人去世就够让亲人悲伤的了,又怎么禁得起重丧的打击呢?所以避开重丧是择日首先就要考虑的。 继续阅读
天津人的丧事,天津当地的特殊民俗
天津人的丧事,是件非常隆重的仪式,单准备工作就很繁琐,人一咽气,丧家马上找到亲属,商讨举办葬礼仪式,接下来随小编一起看一下,天津人的丧葬习俗。
【大了】:就是人们常说的“白事知宾”,在天津习惯称之为“大了”。按照传统习俗,天津人的丧葬仪式极其繁琐。寻常百姓要么不清楚,要么当局者迷,生怕组织不好逝者的葬礼,让亲友挑理,所以天津人家遇到丧事,通常都要请大了。
【小殓】:小殓时逝者的亲属立在两旁,由子女为其举行小殓仪式,诸如为老人理发、刮脸、净身、女性要梳头,净身完毕要为逝者穿寿衣,穿寿衣时家属的眼泪不能滴到逝者的寿衣上。
倒头:寿衣穿好待老人即将咽气时,将其从床上抬到吉祥板上,脚要顶墙,墙上要挂纱帘。如果赶上夏季,可以租赁冷藏棺停放尸体,避免尸体腐烂。然后由大了在死者口中放一枚金钱,为的是让逝者顺利地渡过冥河。
【孝服】:逝者去世,儿女亲友要穿孝服。孝子戴孝冒(帽子上有金钱及麻绳)、孝裤、裤袋、腰带、腿带子、黑纱;女婿佩戴白纱;女性要带头带子(包裹在前额上,后面两根带子要过腰);未婚女性佩戴短头带,头带上要有花楞等。
【门前布置】:请杠房师傅在门前搭棚,棚内要点长明灯,长明灯不可灭,此外还可以摆放整打的烧纸及纸牛、纸马。如果死者年龄超过60岁,棚内还要摆放一抬纸轿。大门两旁摆放旁系亲属和其他亲朋好友敬献的花篮和花圈,门前立挑钱纸,大门旁边的墙上要贴门报,上书“恕报不周x宅之丧”字样,以通知别人家中正在办丧事,意思是请宽恕我们没有及时通知您,事情没有考虑周全,多担待的意思。门前也要点长明灯,现在多为普通灯泡,但也不可关闭。
烧纸为长方形草纸,上面以横七竖五的排列方式刻上钱印,钱印的轮廓要清晰可见,横着将每张烧纸卷起时,钱印要鼓起。老人咽气的时候由儿女在火盆内烧几张烧纸打路,使亡灵能够顺利通过鬼门关,然后每六小时烧一次。
【行礼】:在亡灵头钱行礼,所有直系、旁系晚辈行大礼,磕四个头。同时杠房师傅叫号“一叩首、二叩首、三叩首、再叩首”,直系晚辈行礼后,需跪在亡灵旁陪礼。旁系晚辈给亡灵叩首时,两旁的所有直系晚辈应陪叩四个头,小辈给亡灵叩头时候,只有直系小辈陪叩。
吃饭天津丧事中,吃饭也是有讲究的,不可吃饼类(烙饼、馅饼、煎饼等),也不可吃条状食物(面条、粉丝等),只能吃馒头或米饭,多数以馒头为主,然后炖一锅肉,供大家吃。三天亡灵火化后,丧主应大摆宴席宴请所有吊唁者。
【送路】:倒头的转天晚上九点或十点举行送路仪式。仪式分两步,第一项为开光,第二项为送路。开光多有杠房师傅代理,用棉花蘸酒精擦拭死者的眼睛、耳朵、嘴巴;接下来开全光,开光时杠房师傅要念吉祥话,开光结束后杠房师傅会询问亲属是否满意,然后用一面小镜子由亡灵头部照到脚部,让亡灵自己“看”一遍,最后把小镜子摔碎。送路由亲朋好友搭着纸牛、纸马、纸轿子、童男童女和一部分花篮、花圈,其他人拿着一只点燃的香,同时还要念经,一起浩浩荡荡来到十字路口或大路上,然后点燃所有纸活和花圈,全晚辈按照辈分跪列两个纵向,面向火堆磕四个头,然后从另一条路回到灵堂,送路的时候天上最好有星光和月光,那么亡灵可以顺利的通过望乡台。
辞灵出殡:出殡安排在送路的转天早上,出殡前所有参与人员手中都要拿一个小馒头和一枚硬币。然后亡灵的长子(女)扛幡,儿媳(女婿)双手托骨灰盒,长孙(女)双手捧亡灵遗像,次子(女)要手持哭丧棒,所有参加出殡的晚辈在跟在后面走出门外,在出门之后有亲朋好友在灵堂燃放鞭炮,其他留守在门前按照辈分面对面跪为两个纵向,男女各一个纵向,长子面前放一个用红纸包裹的砖头,手里拿一个泥碗或普通饭碗,当杠房师傅们将亡灵抬出大门时候,长子将泥碗摔碎在砖头上,直系亲属跟随着棺材一起上灵车。其他亲朋好友上其他车辆,一同开往殡仪馆,途中过地道、过路口,、上桥下桥的时候,坐在灵车里面的亲属要撒买路钱。
【圆坟】火化的第三天,参加圆坟的亲友依然着孝服去殡仪馆取骨灰,殡仪馆一般都有圆坟的场地,也有专业人员或非专业人员指点,一般家属都会给这些人员一些钱和香烟,亲友们把骨灰盒放好,要点燃整股的香,还要烧纸钱、上供品,所有晚辈按照备份磕四个头(或鞠躬),然后烧掉死者的遗物,并由死者未婚的孙子和孙女绕坟正转三圈,反转三圈进行“开门”,人们认为开门后便可以和死者交流感情,叙述衷肠,死者也可接到晚辈们的祭奠和送去的金钱、食物等,在阴间生活富足,不愁钱花,最后燃放鞭炮。圆坟后,将骨灰暂存在殡仪馆的骨灰存放处,至此葬礼基本结束。
祭祀先人的重要日子
随着社会发展,很多传统习俗重要的日期,慢慢被人遗忘,特别是丧葬白事,会很少有人知道全部,相关的习俗讲究不清楚,导致于遇到丧葬问题,会很困扰。那么丧葬基本习俗和重要的时间段,都有哪些?
传统祭祀日:
1. 除夕:农历年三十 / 祭祖 / 重要
2. 开年祭祖:农历年初二
3.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 / 上元节祭祖
4. 清明扫墓:公历4月5日 / 清明节 / 最重要
5.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 / 祭祖
6. 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 / 祭祖
7.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 / 祭祖 / 扫墓 / 最重要
8. 寒衣节:农历十月初一 / 上坟 / 祭祖
9. 冬至:公历12月22日或23日 / 祭祖 / 重要
10. 腊八节:农历十二月初八 / 祭祖
1. 重要祭日:逝者每年的生日
2. 重要祭日:逝者每年的忌日
3. 头七:逝者去世后的第7天——相对重要
4. 二七:逝者去世后的第14天
5. 三七:逝者去世后的第20天——相对重要
6. 四七:逝者去世后的第28天
7. 逝者去世后的第1个月
8. 五七:逝者去世后的第35天
9. 六七:逝者去世后的第42天
10. 七七:逝者去世后的第49天——相对重要
11. 百日祭:逝者去世后的第100天
丧葬礼仪和我们大家有着密切的关系。人生自古谁无死,所谓“生死无常”、“生死事大”,生死是每个人必经的过程,让我们正视死亡,陪伴身边的亲人
文明丧葬对于美丽村庄建造意义重大
文明是美丽村庄的魂灵,传统丧葬风俗是美丽村庄传统文明的重要部分,关于推进美丽村庄建造具有加强品德教化、维系家庭和家族道德、增强村庄凝聚力等重要功用。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