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目录归档:要闻

行业要闻

殡葬改革带来了便利,社区收到锦旗获家属赞誉

| 要闻

近日,浮桥社区收到了居民送来的一面锦旗,那么这位居民为何送锦旗,背后又是什么样的故事呢。

这天,网格长龙治君在网格内走访时接到居民滕召弟的求助电话,原来滕召弟的爱人在医院病故了,而她的亲戚都还没来得及赶回来,一时不知怎么办,所以就第一时间想到了她们的网格长,龙治君叫上了社区麻支书一道赶往医院,一边安慰她一边给她安排相互事宜。殡仪馆工作人员把遗体运往殡仪馆安放,一直下葬的那一天,社区都在帮忙打理着。 继续阅读

牡丹江: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和祭祀服务,倡导市民错峰祭扫文明祭扫

| 要闻

今年中元节期间,全市各殡葬服务单位将在加强疫情防控的基础上,有序开放祭扫场所,通过检查戴口罩、扫码、测温等方式,全力做好安全保障和服务接待工作。同时,倡导市民错峰祭扫,以文明绿色的方式祭祀。 继续阅读

父亲肝癌去世了,整理遗物时,他手机相册里都是我的照片

| 百科要闻

我本是不相信什么本命年,更不相信迷信的,直到我到了24岁。这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呢?把普通的焦虑放大100倍,把普通的难过放大100倍,把普通的担心放大100倍,把普通的无奈放大100倍,把这些情绪全部聚集在一起,你就会发现:原本睡眠正常的人,只能伴着瑜伽冥想曲凌晨1点睡去,3点钟她还会准时醒来,醒来的时候要慢慢背诵高中的古诗词,才能进入深度睡眠。肿瘤科大大小小的病房都呆过,医生护士混成了脸熟,遇见的时候还会打个招呼。而手机一旦响起,就担心是不是坏消息来了。 继续阅读

“智慧殡仪公共服务平台”在烟台福山区殡仪馆成功上线

| 要闻

2020年8月18日,山东省烟台市首个“智慧殡仪公共服务平台”在烟台福山区殡仪馆成功上线,该项目依托烟台市电子政务云平台,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通过手机APP、微信公众号、服务热线等方式,在前期开通的网上祭祀、二维码识别技术的基础上,为市民提供上门服务、网上预约等线上、线下互动服务。 继续阅读

最高8500元!鞍山城市公益性公墓正式启用

| 要闻

我市再办民生实事!17日,鞍山市城市公益性公墓正式建成,开始向公众售卖。城市公益性公墓一期建成硬质墓位共3013个,价格最高8500元,最低的4500元。比照经营性公墓价钱便宜不少。鞍山市城市公益性公墓坐落在市殡仪馆东侧,占地16.2万平方米。目前开发的是一期,建设面积2.6万平方米。其中包含硬质墓位区和节地生态葬区。硬质墓位共3013个,立碑1727个,价格为8500元;卧碑1286个,价格分别为6500元和4500元;墓位维护管理费60元/墓位/年。购墓时,需先缴纳20年管理费。节地生态葬区包含树葬、草坪葬、花坛葬,价格为3000元/人。殡葬问题是市委、市政府一直以来高度重视的民生问题。众所周知,购置墓地是整个丧葬活动中费用占比最高的一项。以往,我市居民只能选择由市场定价的经营性墓园,对有些社会群体而言,因不菲的价格承受了很大经济压力。市委、市政府为使殡葬改革成果惠及更多群体,进一步减轻群众治丧负担,启动了鞍山市城市公益性公墓建设项目。鞍山市城市公益性公墓是由省政府批准、市政府投资建设的一项惠民工程,实行政府定价,面向我市城区户籍已故居民提供殡葬服务。墓园一期对具有我市城区户籍,已故的低保对象、见义勇为牺牲人员、人体器官捐献者、城市集中供养等群体提供了优惠政策,这些群体选择节地生态葬区安葬的,为其免除墓位费及墓位维护管理费。我市其他常驻户籍居民选择节地生态葬的,每人减免1500元(政府补贴1500元)。购买城市公益性公墓的逝者需是本市城市户口。购墓时,家属要持本人居民身份证、逝者户口本、死亡证明到业务大厅办理。

瑞安市全面深化殡葬移风易俗改革

| 要闻

六部门联合督查,巩固文明节俭丧葬新风;拆除违章“豪华”坟墓,堵疏结合根治“私坟”新建;完善身后“一件事”跨部门联办机制,让市民的“伤心事”办得“宽心、舒心、暖心”……今年以来,我市以巩固群众的简约丧葬理念、践行生态文明新风为目标,以丧葬礼俗督查、“青山白化”治理、身后“一件事”跨部门联办机制完善为重点,着力破除出大殡、丧事扰民等丧葬陋习,倡导文明治丧、绿色殡葬,坚定不移地深化殡葬改革,大力推进移风易俗,让生态文明殡葬蔚然成风。 继续阅读

德州市庆云县:推进殡葬改革,弘扬文明新风

| 要闻

德州市庆云县以绿色殡葬推动乡风文明,全力抓好全覆盖、迁平坟、精管理、倡新风四篇文章,创新治丧方式,加强宣传引导,遏制盲目攀比,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推动形成厚养礼葬、绿色殡葬新风尚。2019年,庆云县崔口镇福泽园公墓投入使用,这里侧柏、冬青、国槐层叠交融,牌坊、喷泉、凉亭错落有致,集综合性公益性于一身。 继续阅读

上海市民政局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本市殡葬代理服务的通知》

| 要闻

殡葬代理服务,也被称为殡葬中介服务,民间俗称“殡葬一条龙”。绝大多数代理服务机构在方便群众治丧、满足群众治丧需求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近年以来,一些殡葬代理服务单位通过各种手段以次充好、抬高价格、“打闷包”(即只标明总价,不列服务明细)、暗箱操作、搭配销售等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不诚信和违规行为时有发生。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