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文字号山东省人民政府令[第103号]
效力级别地方政府规章
时效性现行有效
发布机关山东省人民政府
第一条
为加强殡葬管理,推进殡葬改革,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国务院《殡葬管理条例》,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继续阅读
发文字号山东省人民政府令[第103号]
效力级别地方政府规章
时效性现行有效
发布机关山东省人民政府
第一条
为加强殡葬管理,推进殡葬改革,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国务院《殡葬管理条例》,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继续阅读
沈福林同志系黑龙江拜泉人,1929年2月出生,1946年1月入伍,1947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战士、排长、连长、团参谋长、团长,导弹第7师副师长,导弹第6师师长,空军导弹学院副院长等职。陕西省军区正军职离休干部、原空军导弹学院院长沈福林同志,因病于2020年3月15日在西安逝世,享年91岁。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里,向来讲究“入土为安”。人死之后能够入土为安,是对他们最后的尊重。在广西壮族地区(其他省份也有少数),却有着不同的殡葬风俗,死者下葬几年之后,还得重新挖出来再葬,甚至隔几年还会再挖再葬,这究竟是为何?
二次葬,最早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在新石器时代,二次葬盛行于仰韶文化早、中期,到了龙山文化时期,二次葬在中原地区已基本消失,但却在少数民族地区一直保留下来,尤其是我国西南,壮族地区为甚。
一次下葬,重葬礼而轻墓地
壮族人信奉祖先崇拜,人死后的第一次下葬,是将遗体安放在木质棺材中,入土后堆成“无名墓”,仅以普通的条石作为标记,不予立碑。因为壮族人普遍认为,人初死,还是“新鬼”,灵魂没到“阴府”,也并未投胎转世。
死者新亡,葬礼是十分隆重的。在很多农村地区,入殓之后,棺材仍停置家中大堂,待风水先生看好日子(考虑到不宜停棺家中太久,一般都会择定十日之内),开设道场法事。
如果碰上炎夏,且死者生前是重病之体,停棺太久免不了会有一些气味,一般会用塑料胶布将棺材裹住。情况严重的,可以与道公商议,不等葬礼,提前出棺。农村地区,葬礼一般持续三天两夜,规模大多为“六师七道”共13人,师即“师公”,道即“道公”。
戴面具,穿师公袍的师公
道公属文,师公属武,各司其职。经文大多由道公唱诵,以超度亡灵为主。师公需要会杂技、舞枪弄棒,唱诵内容以古代名将故事为主。如死者属于意外亡故,师公还需以牛马做祭,斩牛斩马。
壮族人认为,只有经过了师公、道公主持的丧葬仪式,人的一生才算圆满结束,死者才能进入另一个世界重新开始生活,或者是转世轮回,如此才能保佑子孙。
壮族道公信奉摩教,摩教是道、佛结合,以道教为重
隆重的丧葬仪式过后,一般都会在卯时(早晨5点至7点)出棺,由亲友抬棺,长子或长孙执“引魂杆”,于棺前号哭徐行。对于一次下葬的墓地选择,一般都比较随意。地头、田边、荒山、野坡均可,不注重讲“风水”一说,但还是会请风水先生看方位,俗称“定坟向”。
在一次下葬至二次下葬期间,一般都会在家堂中为死者另设灵位,单独设祭。如死者未成年,就不再做二次葬,墓不立碑,家中也不设灵位。属于“湿身死”(怀有身孕)的妇女,一般也不再做二次葬。
二次下葬,泽被后世重风水
二次下葬,俗称“捡金”,一般在死者一次下葬的三至五年后。这时候,棺材内的尸肉应已完全腐烂,仅剩骨骸。开棺之时,女儿是不可直视的,必须要转过身去。如尸肉并未完全腐烂,一般会盖棺葬回原处,过上一两年再捡。
二次下葬,等如给死者挑选永久住宅,是“泽被后世”的头等大事,半点都马虎不得。课日、择地、看风水、拟碑文、制墓碑等,每一样都不可出了差错。
开棺之时,将骨骸按顺序捡出(以腰间首节脊骨为重,手脚指骨弃掉不留),以黄纸擦拭干净,用炭火烘干。数节脊椎骨,用缠有黄纸的桃枝或线香串起来,以免倒塌散乱。将整副骨架有序地放入“金坛”的坛子里,头骨放于最上,使整副骨架像是蹲坐于“金坛”之内,坛内不放任何陪葬物品。
开棺捡金与二次下葬,大多不在同一天,有时候甚至隔上一年半载。那这一年半载中,盛有骸骨的“金坛”何去何从呢?这是绝对不能往家里搬的,一般都会选择一些山洞暂放。
二次下葬之时,以篷布遮阳,在时辰到时,由直系子孙将“金坛”下放至事先挖好的圆形“井穴”中,“井穴”底部与周边均用砖块堆砌,放好后再盖上石板,然后才堆土成墓。这一次,才能真正地立上墓碑。壮族人认为,一次下葬与二次下葬之间的这几年,死者灵魂游荡,找不到归宿。这对于死者后人而言,是一段漫长的煎熬与考验。为了了却心事,为了能让死者立碑,在经济能力允许的情况下,都会尽快完成先人的二次下葬仪式。
每一个壮族男性,一生中都要多次面对这样的场面,笔者作为壮族人,也经历过数次,每每感受皆不相同。只有经历过这样的场面,壮族人才能更真正地了解祖先崇拜。壮族人的平和低调与敦厚豁达,也离不开这样的独特殡葬文化。
二次下葬,并不代表着结束
二次下葬之后的几年内,壮族人还会进行“探金”。一般会从墓碑的颜色上,来决定是否“探金”,墓碑以干净爽白为好,墓碑如有水渍,则担心“金坛”渗水。所谓“探金”,也就是挖开坟土,打开“井穴”上的石板,探看“金坛”之内的骨骸。
遗骨以干爽的金黄色为上佳,放心定葬无需再动。如遗骨泡水,则显灰黑色,就需要再找风水之地再葬。如遗骨未泡水但潮湿的,则显灰白色,可来年再探,以决定是否再葬。
相比起二次下葬,“探金”仪式较为简单,虽然也免不了要定时辰与前后祭拜。
壮族人的殡葬文化,离不开祖先崇拜与壮族人的神鬼观。在壮族观念之中,亲人年老正常死亡之后,都是会成为“家神”的。“家神”与其他所有神仙鬼怪不同,不管这个人在世时候是暴虐或是善良,成为“家神”之后,永远都是慈爱者。
这样的殡葬风俗背后,有着死者的心声,他们永远活在子孙的心中。但更多的,也是生者的情感表达。对于逝者,我们总有无尽的追思。
刘长景同志是山东省淄博市人,1946年3月参加革命,同时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县龙泉区委干部、公安员;浙江省长兴县煤山区委组织委员,泗安镇委副书记、书记;商业分局党委书记等职。原浙江省长广煤矿公司党委委员、离休干部刘长景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0年6月2日在杭州逝世,享年96岁。
颁布单位:汕头市人大常委会
颁布时间:1997.04.02
实施时间:1997.09.01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殡葬管理,保护和节约土地、森林资源,保障殡葬改革的顺利进行,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汕头经济特区(以下简称特区)的实际,制定本条例。 继续阅读
杨维骏同志,男,汉族,云南昆明人,1922年3月出生,1945年1月参加革命工作,同年7月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40年9月起,先后在云南大学农学院农学系、文法学院政治系读书,其间担任云南大学学生自治会主席;1945年1月加入党的秘密外围组织“民主青年同盟”;1980年3月起,历任民盟云南省委员会第六届、七届、八届、九届副主委,政协云南省第五届委员会副秘书长;1985年9月起,先后担任政协云南省第五届、六届委员会副主席。1997年10月离休。政协云南省第五届、六届委员会副主席,民盟云南省委员会第六届、七届、八届、九届副主委,离休干部杨维骏同志(享受省长级医疗待遇),因病医治无效,于2020年6月9日18时3分在昆明逝世,享年98岁。在杨维骏同志逝世后,中央有关领导同志以不同形式表示慰问和哀悼。
献饭,是在逝者将要安葬的前夜,在主祭人的主持下,逝者家族宗人的最后一次家祭活动—-这是关中中部的一种民俗。
说是家祭,其实是在主人家的院子或者门外设置的灵堂前进行。首先由主祭人发号施令“乐队奏哀乐,孝子化纸”,乐队启奏,站在诸暨人对面下位的帮助主祭的人便开始化纸,主祭人接着命令道“一叩首、再叩首、三叩首”,男女孝子贤孙们便齐刷刷按照命令节奏跪着叩头。接下来是主祭人命令乐队登台献艺表演,乐队中的便有人出场,或唢呐、或长号、或击鼓、或鸣金,都是哀伤之音,悲催之调,但表演手法绝对是超高的。第三项就是献饭,由主祭人开始传递香蜡纸表鲜果等,一般的依次是:香支(两个一组)三次、点燃的蜡烛两根、冥币纸一沓(二三张为一沓)、阴阳水一杯、时令鲜水果八盘,主祭人将上述祭品逐一传递给男殡主(哦,有必要交代一下,在开始传递前,男女孝子们在灵堂前围成一个椭圆,男女孝子按照与逝者亲缘关系从大到小、从近到远从灵堂前跪位下去,男孝子在左列,女孝子在右列),男殡主双手接住后,在胸前做虔诚地作揖状,然后向下传,所有孝子都是同一个动作,最后又女殡主作揖祭拜完后传递给帮助主祭的人,摆放在祭桌上。接着又是化纸,献茶、献十碗饭,形式同前,不赘述。
十碗饭是有讲究的,碗是选有的一般中型碗,里边有实物装饰,碗口用红纸蒙起来,上边再用花形装饰,或者是寿星老头、老太打扮,孝子们祭拜作揖时,一定要注意:不能和寿星老面对面,在传递接碗时就要注意观察,便用手转动碗的方向调节。
献完十碗饭,主祭人宣布乐队再次灵前奏乐劝饭。其用意就是劝逝者下凡用膳。
当然,随着社会的进步,丧葬祭祀文化也在不断地衍生变化,比如开场加入报录“一通鼓、二鸣号、三鸣金”等十个环节的表演,显得逝者似乎已经从仙境飘然而来似地。
献饭已毕,便是祭奠。“三跪九叩首”、“三十六奠”、“七十二奠”,等等,就看孝子们表演了,当然最简单的就是叩三个头的礼仪。现在还有更简单的,那就是三鞠躬礼,但是在丧葬文化中,“鞠躬”一词叫叩首,而不叫“ju gong ”,鞠躬使用在婚嫁的习俗中,如同婚嫁时的“鞠躬”不能念成丧葬时的同一动作“kou shou ”一样。
中华文化的精深是由于其地缘的多样性引起的,“十里乡俗不同”便是这一道理。录下故乡的文化,在于告诫自己:我是怀有乡土遗风的粗俗之人。
1997年4月24日石家庄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
1997年10月25日河北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批准
1999年2月26日石家庄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修正
1999年4月2日河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批准)
石家庄市为了加强殡葬管理,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本条例自一九九七年十二月一日起施行。 继续阅读
,莆仙方言称为“高生牌”(取高空生存”之意,谓天堂在高处)。说起它的来历,还有一段颇为动人的民间传说呢!
传说有一个后生颇为不孝,在村里口碑很不好,他母亲对他自然也是噤若寒蝉!
有一天,这个后生在田里劳作,他母亲去送饭,后生看见母亲走来,他连“裤脚”(即裤管)都未卷起便向母亲跑去…… 继续阅读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殡葬管理,推进殡葬改革,促进社会文明,根据国务院《殡葬管理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