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民的土葬从简,不用棺椁,只用三丈六尺白布缠身,回民俗称“穿克番”。
回民的“克番”从颜色上看,无论是哪个地区,都是白色的,不用有色的布料。从选料质量看,不分富贵贫贱,一
律是白棉布、白市布、白漂布等,不用绫罗绸缎或其他高级面料。这主要是受伊斯兰教的影响,穆罕默德曾说:安拉最
喜欢白色布,生者着白衣,死者用白布做“克番”。回族由于受这些影响,逐步养成了用白色布料做“克番”的习惯。
回民给亡人备“克番”,不是像有人说的那样,用一块白布一裹就行,而是有它的讲究,其样式、规格、要求,全
国各地大体相同,但男女有别。 继续阅读
标签归档:丧葬习俗
浅谈民间丧事中的“血盆”
去年的二月二十八日,奶奶过世了。我第一次,直接参与了一个葬礼。
奶奶安静地躺在门板上,门板一侧的地面上,平铺着一张红纸,上面用米粒排列了四个大字:血盆地狱。父亲、伯
伯和姑姑等人,每次两个人,轮流牵着一只纸船,在道婆的歌唱声中,围着奶奶绕圈圈,绕一轮,喝一杯红糖水。我们
几个小辈的,就坐在一边听那两个道婆唱,从奶奶的出世、做姑娘、嫁人、生子一直唱到她的离世。
那时候,真是不明白,过地狱为什么还要喝红糖水?知道后来一些偶然的机会,看了胡兰成的《今生今世》,看了
电子版的《金瓶梅》,才开始有些许明白,原来过血盆地狱,是专门为女人做的法事。 继续阅读
回族丧葬习俗:停尸善面
回民在临终前,一般都请阿訇给病人念“讨白”,要求病人忏悔和反省自己。平时接触的邻里乡亲、朋友与病人如
果发生过口角、矛盾,甚至结下仇恨的,这时要主动向病人说“色俩目”要“口唤”,以消除误会与隔阂。病危时,要
求周围肃静,不乱哭乱喊,嬉笑吵闹,要禁止各种噪音,甚至停止行走。除了病人的亲骨肉和守候在病人身旁的阿訇或
在群众中德高望重并懂得伊斯兰教教规的人以外,其他人均不能入室,直到逝世。 继续阅读
丧失习俗-回坟
回民不管是在聚居区,还是在与汉族杂居区,都有自己圈好的坟地。在圈好的坟地里决不允许埋葬别的民族的人, 自己也不到汉族或其他民族的坟地去埋。在回族聚居区,有的为了就近方便还根据地域、家族等情况,分几个坟地。回 民不信风水,也不看风水,只要干燥、平稳的地方就可作坟地。凡是回民都可以埋在一起,各占一穴地,反对多占地 盘。 回民的坟墓全部是南北方向,均呈长方形的一个坑,且口大底小。 继续阅读
古代车马与婚丧嫁娶
正因为车马文化观念的深入,古代凡属重要的社会活动,都要安排上十分排场的车马仪仗。譬如重要的祭杷活动,
婚丧嫁娶等等。祭祀话动以皇帝祭天地社稷最隆重,往往千乘万骑,气势豪壮,此外,还有地方举行的各种祭祀活动,
都要求最好的车马仪仗行列。 继续阅读
天津丧葬习俗
旧社会办白事(丧事)充满了封建迷信的传统习俗,尤其是那些军阀、官僚、下野政客、富商巨贾以及士绅望族的家
庭,为了显示声望、地位、势力,在办白事的过程中极尽排场、铺张浪费之能事,从人死到安葬要经过许多复杂繁琐的
迷信形式。
如今有些老年人还能记忆起将近一个世纪以来在天津屈指可数的几次大出殡的情况。如民国总统黎元洪以及几个军
阀、官僚乃至褚玉璞时代天津李孝女殉亲的大出丧等,都是轰动津门的事情。其殡中的全副仪仗队伍(俗称“执事”)长
达二三里地,而其中一档一档的内容有如最热闹的“过会”。 继续阅读
直系亲属去世后的禁忌
逝者安葬的禁忌
1、逝者的服装忌讳用缎子面料
老人们习惯把去世后穿的衣服称为“寿衣”,过了六十岁后就有老人开始准备寿衣了。寿衣的件数、质地都是很有
讲究的。件数一般是五、七、九等单数,而不会是双数;材质上则多用绸子,因为“绸子”和“稠子”谐音,寓意后世
儿孙多子,而忌讳用缎子,因为“缎子”与“断子”谐音。 继续阅读
重丧日与三丧日
一、重丧日
正七连庚甲,二八乙辛当。
五冬丁癸是,四十丙壬方。
三六九腊月,戊已是重丧。
月建已亥日,天地大重丧
请师要注意,千万记心上。 继续阅读
法国的丧葬习俗
到了每年的4月,又是一年一度的清明节了,对已经不在的亲人的思念,伴着袅袅青烟渐渐弥漫在山头之间。
在法国生活这段时间,先生先后失去了自己的奶奶和外公,两位老人都已经80多岁的高龄,走得也算安详。尤其是
先生的外公,是在睡梦中过去的,没有一点痛苦折磨,大家都觉得,那是生命终结时最大的幸福。
先生的奶奶是天主教徒,所以葬礼选择的是宗教仪式。而外公没有信仰,就是普通大众的仪式。
在法国,也分土葬和火葬,一般都是根据老人生前的愿望或者家庭传统方式来决定。先生的外公生前曾经开玩笑
说:“以后等我过去了,你们还是给我土葬吧。火葬多疼呀!” 继续阅读
布依族民间传统丧葬舞:吊丧舞
吊丧舞是布依族民间传统丧葬的大型集体舞蹈,是祭奠活动之一。吊丧舞与其他舞蹈有较大区别,主要特点是舞台
设计,演员年龄性别、人数、演出时长等都没有严格规定,效果讲究的是舞会气氛的和谐与融入。吊丧舞的创作与发展
有其漫长而曲折的历程。
据史料记载,早在宋代时期布依先人就已定居荔波,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世居民族之一。在漫长岁月中形成了独特的
布依文化。布依族丧葬实行棺木土葬。当老人去逝后要举行隆重的丧葬仪式,即办”白事”。按习俗主要程序是送终报
丧、停尸、入殓、祭奠、安葬、复山、除服、立碑等,其中最隆重且饶有风趣的是祭奠活动的吊丧舞。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