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东华林现场祭扫的通知

| 要闻

尊敬的东华林客户您好:
中元节即将到来,在这个重要的祭扫节日,有很多东华林客户就是否可以来园祭扫来电咨询。为方便每一位东华林客户周知,我园特将有关规定通知如下:
一、东华林现场祭扫服务已于2022年6月22日有序恢复(无需提前预约)。
二、来园祭扫请主动配合园区各项防疫规定:1.严格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主动配合体温检测、扫场所码、行程码、全程佩戴口罩、保持1.5米以上间隔。2.强化错峰、限流措施。办理基本业务每户不超2人,骨灰安葬每户不超10人,室外祭扫每户不超10人。
三、墓园早上七点开放(业务办理早上八点),祭扫直接前往墓区即可。

公墓是安宁清净之地,逝者安葬于此得以安息;世人祭奠于此得以安慰。所谓:物祭不如心祭。献上一束温馨的鲜花沁入芬芳的泥土,带着对先人的深深思念和对世人的祝福默默祭奠。祭拜逝者请自觉遵守公墓长期形成的公序良俗,改变以往自家自地自主自利的祭扫习惯,融入到绿色祭奠行列中来。望您来园祭扫主动遵守园区各项管理规定:

一、提倡“尽力而有礼,庄静而安之”的祭祀理念,献上一束鲜花,寄托无限追思。园区内外严禁焚烧纸钱冥币、燃放烟花炮竹。
二、遵循园区各项规定,配合工作人员疏导安排,文明祭祀。
三、供品、鲜花,我园负责在3日后清理干净。红花、拉花等在一个月后清理干净,保持墓碑整洁。
四、祭扫完毕主动熄灭蜡烛、烧香等祭祀用品。以免污染碑石和引起火灾。
五、爱护园区环境,祭扫用品请勿随地丢弃。
六、请勿扶靠墓碑。若发生人身与财产的伤害和损失,后果自负。
七、机动车辆应停放在指定的区域,并自行保管好贵重物品,车辆严禁驶入墓区。
八、爱护园区公共设施、花草树木、景观水系等,若造成损坏应照价赔偿。

爱在细微处 | 又是一年相思时 又是一年中元节

| 要闻

多年前有一部9.6高分的电影《环球寻梦记》,向观众勾勒出一幅生死两个世界温情的画面。

电影以一个热爱音乐的墨西哥孩子在另一个世界(阴间)的历险经历,告诉观众一个观点: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点,遗忘才是!“据说人的死亡有三次,第一次是生理意义上的死亡,第二次是法律意义上的死亡,而最后一次,是当所有人都忘记你了,那么你也就彻底从这个世界消失了。”

也许故去的亲人与朋友离开我们很久很久,但我们也要记得他们。不为别的,只为他们不被“消失”。

在我们国家,一直以孝道文化传承,勾连着血浓于水的亲情。春节、清明、中元节,甚至中秋节都是人们思念亲朋的时节。人们会以丰盛的宴席“招待”逝去的亲人,会以焚香点烛祭奠逝去的亲人,或者通过扫墓来寄托对亲人的深切思念。这是习俗,这是传统!

今年农历七月十五日,中元节,又到了一个敬祖尽孝的时节。你还记得吗?
中元节这一天,感念父母恩德,追思缅怀先祖,是为人子,为人后应尽的义务。你是否还记得这一天?

爱在细微处,今年的中元节,唐人万寿园推出各项线上线下便民服务。

中元节祈福会
8月12日(农历七月十五日),唐人万寿园将举行中元节祈福会,邀请市民入园祈福纳祥。
详情电话咨询96456

代客祭扫服务
为表达您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唐人万寿园向所有客户推出“代客祭扫”服务。我们希望唐人万寿园在您心里,每时每刻都有情可依。

唐人天堂邮局
今年,唐人万寿园推出天堂邮局服务。市民如有思念的话语想对逝去的亲朋表达,可在园区内领取天堂邮局明信片,书写心中思念,投递至邮筒。

网络云祭扫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为满足市民祭扫需求,推出网络“云祭扫”,市民可在家中实现亲临实地一样的祭扫体验,缅怀和纪念先人,传承中华孝道。

实地祭祀是一种传统,线上祭扫是其继承与延续。保护好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就是对逝者最好的告慰,唐人万寿园始终如一为市民提供贴心便民的服务,积极争做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绿色文明祭扫的带头者!

王爱文卸任民政部副部长(附简历)

| 百科要闻

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官网消息,8月10日,国务院任免国家工作人员:免去王爱文的民政部副部长职务。

王爱文,男,汉族,1962年10月生,河北康保人,1983年8月参加工作,1985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四川大学政治经济学专业研究生毕业,经济学硕士,副研究员。

现任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副书记、纪检监察工委书记。

另据民政部官网消息,目前民政部部领导名单为:唐登杰、唐承沛、高晓兵、张春生、詹成付。

王爱文同志简历

1979.09–1983.08,河北师范大学政教系政治教育专业学习

1983.08–1984.09,河北省康保县第一中学教师

1984.09–1987.07,四川大学经济系政治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1987.07–1991.01,劳动部劳动科学研究所科研人员

1991.01–1994.07,劳动部劳动科学研究所劳力室副主任

1994.07–1995.04,劳动部劳动科学研究所发展战略室主任

1995.04–1996.09,劳动部劳动科学研究所所长助理、发展战略室主任

(其间:1995.05–1996.08,挂职任安徽省霍山县委副书记)

1996.09–1997.07,中国劳动报社总编助理

1997.07–1998.06,劳动部就业司副司长

1998.06–2002.04,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副司长

2002.04–2004.02,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规划财务司巡视员兼副司长(主持工作)

2004.02–2005.03,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规划财务司司长

2005.03–2008.02,黑龙江省委政法委副书记、省综治办主任、省维稳办主任(正厅级)

2008.02–2011.06,黑龙江省伊春市委副书记、市长,伊春林管局局长

2011.06–2015.01,黑龙江省伊春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2015.01–2016.07,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2016.07–2016.09,黑龙江省政府副省长、党组成员,佳木斯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2016.09–2016.11,黑龙江省政府副省长、党组成员

2016.11–2019.04,黑龙江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2019.04—,民政部副部长、党组成员。

现任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副书记、纪检监察工委书记。

党的十九大代表

中元节 | 中元寄哀思,万安念故人

| 百科

金风送爽赴盂兰,香烛冥钱遍岸滩。

袅袅青烟天接地,人间老少盼平安。

中元节,一般在每年的七月十五,

部分地区是七月十四。

中元起源

中元节,是佛教、道教与世俗融合而成的节日。庆贺丰收,酬谢大地古代中国人对于农事的丰收,常寄托于神灵的庇佑。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人们举行向祖先亡灵献祭的仪式,把时令佳品供给神灵、祖先品尝,感谢神灵和祖先的庇佑,并祈祝来年的好收成。称为“秋尝”。先秦时就有秋尝祭祖的活动。汉代时,庆贺丰收、酬谢大地成为例行的节日。北魏时,始称“中元”,又称“鬼节”或“盂兰盆会”。

亲人恩,不敢忘,亲情深,埋于心。人这一生最大的痛莫过于,生离死别。无法偿还亲人在世恩情,无法回报此生深重亲恩。唯有一遍又一遍祈福,希望天堂的亲人,在那里一切平安顺遂。希望我心里常念,我们的缘分就不断,还有来世,再做亲人,给我机会,加倍偿还!

这一天,我们与先祖对话感念终生难忘的哺育之恩重温血溶于水的凝重情感也勾起了我们对已逝亲人的追思……

它不仅是中国传统节日
也是民间怀念先人的日子
这一天,民间普遍进行
祭祀祖先等活动
这一天,我们与祖先对话
感念终生难忘的哺育之恩
重温血浓于水的凝重情感
也勾起了我们对已逝先辈的追思…
思念之情千秋索,祈祷逝者长眠阙

中元节:七月半 祭亲友 拜祖先

| 百科

中元节,即七月半祭祖节,又称施孤、鬼节、斋孤、地官节,节日习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灯、祀亡魂、焚纸锭等。中元节由上古时代“七月半”农作丰收秋尝祭祖演变而来。七月半是民间初秋庆贺丰收、酬谢大地的节日,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是追怀先人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其文化核心是敬祖尽孝。

祭扫管理规定
为方便广大群众来园祭扫,追怀已故亲友,寄托哀思,请您自觉遵守我陵园墓区各项管理规定,营造安全、绿色、文明、祥和的祭扫氛围。

1、入园需排队、佩戴口罩、测量体温、出示绿色健康码等,无法提供健康码的老年人需登记相关信息后方可入园
2、我陵园大力倡导文明低碳祭扫方式,祭扫重在静心诚敬,提倡文明祭祀、鲜花祭奠,寄托哀思、慎终追远。严禁在陵园内及周边地区焚烧纸钱冥币、燃放烟花炮竹等;
3、请您自觉遵守园区各项管理规定,配合工作人员疫情防护、控制流量等疏导安排,文明祭祀;
4、客户为先人供祭的供品、鲜花,我陵园负责在3日后清理干净。红花、拉花等在一个月后清理干净,保持墓碑整洁;
5、祭扫完毕后,请您主动熄灭蜡烛、烧香等祭祀用品,以免污染碑石和引起火灾;
6、为保证陵园整洁有序的美好环境,祭扫用品等请勿随地丢弃;
7、请您错峰安排祭扫时间,以免引起交通拥堵;
8、请勿扶靠墓碑,若发生人身与财产的伤害和损失,后果自负。
9、机动车辆应停放在指定的区域,并自行保管好贵重物品,车辆严禁驶入墓区;
10、请您自觉爱护墓区设施,对损坏墓区设施及他人墓碑者视损坏程度将予以赔偿;
11、在祭扫过程中如您遇到困难,请拨打热线电话:400-658-0405.

永定塔陵园

天津永定塔陵园是经天津市政府批准设立的经营性大型公墓。陵园采用仿明清时期古建筑风格,精雕细凿,浑然天成,这里依山傍水,是历史文化悠久、人杰地灵的福地净土,是天津市设施功能齐全、规模宏大的传统文化陵园。

永定塔陵园是人文风格园林,在运营活动中充分借鉴中国古代的传统礼教和孝道文化,从而形成了永定塔陵园特有的经营理念。秉承以“诚信为民、造福社会”为企业经营宗旨,为客户提供家人式的亲情服务和顾问式的全程服务。热心社会福利和公益事业,体现关怀民众福祉的赤诚之心。

高温下坚守在人生“终点驿站”的殡葬工作者

| 百科

伏暑八月,骄阳似火,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们在高温下“奋战”在城市的第一线,然而,却有一群同在高温下默默工作的劳动者却不被人们所知,他们就是殡葬职工。面对疫情严峻形势和酷热天气的双重考验,用汗水诠释劳动的意义,用担当打好疫情防控持久战。

保安人员
筑牢进馆屏障
盛夏高温,骄阳似火,室外最高气温已超过40℃。“请佩戴好口罩、检测体温、扫场所码、出示健康码和行程卡”,在泸州市殡仪馆大门处,保安人员在酷热天气下不服“暑”,坚守岗位,井然有序地落实防疫刚性要求,用汗水和责任筑牢了“外防输入”的坚实屏障。

遗体火化师
60度高温下工作
因火化间工作场所的特殊性,不能安装空调,每台炉前温度超过60度,整个火化间仿佛一个大蒸笼,环境再苦,遗体火化师面对繁重的火化任务,仍然鼓足干劲,毫不含糊。豆大的汗珠顺着脸颊往下滴,工作服湿了一遍又一遍,随时能拧出水来,苦战中的他们却顾不上擦汗,坚持规范、快捷地做好每一个服务环节。为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他们每日坚持对作业间环境和设备执行全面消杀工作。

遗体接运工
坚守在服务最前沿的先锋
遗体接运工是24小时待命的战斗在服务最前沿的先锋。无论昼夜,无论晴雨,无论寒暑,只要接到电话,他们会以最快的速度,第一时间赶到现场。面对高温与酷暑,遗体接运工钻进被烈日炙烤成如“烤箱”般的车辆中,按时出车、准时到达,毫无怨言。

遗体整容师
人生最后的美容师
遗体整容师主要负责遗体的“穿脱裹洗”,包括化妆、整形、防腐、冷藏、消毒……遗体整容化妆,一站将近半小时,遇到多具遗体化妆任务时,常常需要连续工作数小时,汗珠顺着口罩和袖口边缘流出,她们根本无暇擦拭,只为让每一位逝者都能完整、安详、体面的走完人间的最后一程。她们每天坚守在岗位第一线,甘做人生最后的美容师。

殡仪服务员
心灵的抚慰者
他们不畏高温,每天坚持在工作岗位上,充当家属与殡仪馆间的桥梁和纽带,是心灵的安抚大师。在工作中、在烈日下,他们每天秉承着“至爱至诚 专心专业”的服务理念,带领治丧群众办理手续、解答各种疑惑,并来回穿梭于悼念厅之间进行引导、调度,有时累得近乎虚脱,汗流浃背也从不抱怨。

保洁人员
用汗水换来整洁
还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每天背着近50斤的消毒喷雾器,桑拿天中穿梭在馆区,清扫地面、清理垃圾、对公共区域和人员密集场所进行消毒,把汗水留给自己,把整洁、干净的环境留给大家。

这就是泸州市殡仪馆的殡葬职工们。这一幕幕在炎炎酷暑下默默地为逝者服务的真实写照,正是民政人服务群众的缩影,他们用坚守和奉献谱写着平凡而感人的殡葬之歌。

愿世上人间,平安团圆

| 百科

节日由来

“中元节”是道教的叫法,民间世俗称为“七月半”(或“七月十五”),它的产生可追溯到上古时代的祖灵崇拜以及相关时祭。节期与古老文化中的阴阳消长循环之理有关,在《易经》中,“七”是一个变化的数字,是复生之数。七月乃吉祥月、孝亲月,七月半是民间初秋庆贺丰收、酬谢大地的节日,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该节是追怀先人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其文化核心是敬祖尽孝。

民间习俗

在民间世俗里,“七月半”是追怀先人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其文化核心是敬祖尽孝,不忘根本。在佛教里,七月又称“欢喜月”、“佛欢喜日”、“吉祥月”,“报恩月”。佛教与道教对这个节日的意义各有不同的解释,道教强调孝道;佛教则着重于为那些从阴间放出来的无主孤魂做“普渡”。后期的“七月半”习俗,可以说是世俗、道教与佛教的融合。

祭祀先祖,感恩孝亲
中元时节,田野里的农作物也渐渐成熟。
人们将成熟的作物摘回来作为祭品,
随瓜果饭食、钱纸衣服一起上供给祖先,
称为祭“新米”。
中元节祭祀,岁岁年年,
纵使祭品、祭祀方式有所不同,
但人们依旧会记得,要感恩先祖,
不忘先祖留下的恩惠,祈祷先祖的庇佑。

节日意义

活在当下,不负韶华。
曾国藩说:过往不恋,当下不杂,未来不迎。
过去的不留恋,未来的不期待,心无杂念,活在当下。
人生有死的哀伤,就有生的眷恋。
在中元节的祭奠中,我们哀悼先人,面对死亡。不禁感叹生命有限,人生无常,同时也让我们更加珍惜当下的生活。

中元节祭扫须知

一、天气炎热,请您做好防暑工作;
二、因疫情防控,请您来园前确保自己不曾前往中高风险地区,尽量错峰出行,避免人群聚集和交通拥堵;
三、为减少火灾隐患,保护生态环境,我园已实行禁烧、禁燃,且对花头、绢花等易燃物品不再保留;
四、为保持园区整洁,我园每天都会进行墓碑清洁,请您在祭扫完成后尽量将贡品带走,避免浪费。鲜花保留至枯萎。
五、如果您不便来园祭扫的,您可选择代客祭扫服务,祈福点灯服务,我们的工作人员将为您传寄思念,让生命升华。

中元丨道场普渡妥幽魂,原有盂兰古意存。

| 百科

中元节,是道教名称,民间世俗称为七月半、七月十五、祭祖节,节日习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灯、祭祀土地、缅怀逝去的亲人等。它的诞生可追溯到上古时代的祖灵崇拜以及相关时祭。中元节是追怀先人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其文化核心是敬祖尽孝,一份思念,一份情长。

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对祖先的尊敬,对家庭和亲情的珍视,对传统美德“孝”的执着,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都浓缩在传统节日的习俗当中。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懂得敬畏,不失良善。中元节将至,追念久远的故人,既是对先人的尊重和敬爱,也是内心情感的寄托。

景仰园陵园温馨提示您注意以下事项:

文明祭扫

为保护环境,预防火灾事故发生,请勿携带烟花爆竹、香蜡纸烛等易燃、易爆物品进入园区。

请大家继续遵守陵园祭祀规定,做到无烟祭祀、环保祭祀,倡导文明新风,推进移风易俗。

疫情防控

疫情期间,做好个人防护,需全程佩戴口罩,主动扫健康码、行程码、72小时核酸证明,做好测温、登记等工作。进业务厅办理业务仅限两人,主动配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减少病毒感染的安全隐患。

便民服务

为了来园后祭扫方便,我们推出鲜花预定服务,方便快捷,省去在园区外购买鲜花带至园中的不便之处,只需线上预订,到园后前往业务大厅前台即可取花。
免费提供使用毛巾、水桶、轮椅、雨伞、应急药品等;

免费提供酸梅汤、咖啡、茶饮、热水;

在您需要帮助的时候,找园区工作人员即可,让您的祭扫更加省心。

景仰园陵园服务电话:

业务厅:60761062  /  60763948

客服部:60762455  /  60762466

【人文】阅读一座墓园 |古园石桥:时光留不住,桥头凭栏看

| 百科

自从地球上出现人类,时光从此有了度量的必要,出生在不同地域的人有了翻越山水相知相见的必要,一条路有了指引家的方向的必要,一座桥有了等待邂逅重逢的必要。在滨海古园,当生命安眠绿荫,从此,时间仿佛漫无边际,离开的人长辞不见,惟见一条条路,一座座桥,连接着前尘旧梦,记录曾经的相逢相知。

古园的路不消赘述,成片成片的绿荫间阡陌纵横,曲径通幽。园内桥的数量也同样蔚为可观。平桥、曲桥、拱桥、廊桥、亭桥……形式多样,风格多变,或在平整开阔的视野中陡然画出一道石砖铺就的彩虹,成就一幅岁月静好的优美画境;或在一片碧波荡漾中曲曲折折,将人导向湖心,勾起一份“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的伤悼心情。

桥是许多人记忆里的美好风景,是南方园林造景中,小桥流水诗境里必不可缺的造景元素。桥的美,不论是通过块面、长线、曲线、方圆等美学角度来分析其结构美和形式美;抑或从力学角度解构其比例、平衡;或将其与周遭景致视作一体,全凭感官体验其整体气质风韵,不论从哪一个视角,都能给人以独特的享受和体验。桥与周遭事物完美融合,自然得仿佛原本就从土地中生长而来。

桥常常勾起人的回忆。人常说,走过的路,行过的桥,人的一生,行路过桥,带走故事,也留下故事。于是,故人随光阴远去,故事长存天地,留在行走过的小路上,水畔桥头的风光里和亲朋故交的脑海中。失去常常在美好中得到释怀,古园满怀对生命的理解和珍重,在草木葳蕤中重现小桥流水,织就如是旧梦,任岁月化成歌,旧事随水流。且看园内流水潺潺,光阴细数,一座座石桥日夜守候在畔,守候前尘旧梦,静观过眼烟云,等候对故人往事心怀眷恋而驻足这片温暖土地的人们,等待他们倚立桥头,凝望波心,任由心底的记忆浮上心头,将满腔思念交付流水,一并东流。

中元将至 | 不忘先祖 不负传承

| 百科

农历七月十五日的中元节将至,俗称鬼节、七月半,佛家所说的“盂兰盆节”。

中元节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除、清、九)等三节,都是中国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日。民间多在此节日怀念亲人,并对未来寄予美好的祝愿。

最重要的习俗是祭祖。在这一天,上坟祭奠先人,在坟头压纸,告诉先人此墓已有后人祭扫,或用纸灯,焚烧于坟前,意喻亡人前途光明。

古人对于祭祀的重视程度可以说是至高无上的!《朱子治家格言》讲,“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

慎终追远  不忘先祖

七月十五的核心可不是“鬼”,而是个地地道道的“孝”日!

根据民间传说,地府会在中元节这一天放出阴灵,让他们回家团圆。

人们备好供桌,按照长幼顺序依次祭拜,边烧纸钱边祷告,祈求祖先保佑平安。

在中国文化中,逝去的先人只是意味着逝者的另一种存在形式,只是生命的回归,回归并不等于终结,而是回到未有生命之前的寂静和暗涌。

所以,活人是可与亡灵沟通,向其祈求赐福。他们认为人死了仍可住在家中,故要设灵位;也可住在墓穴,故要选好地;更可住在阴间,故要烧物品。

为了向死者表示尊敬,他们制造了许多仪俗和厚礼,使死者灵魂安心,也可荫庇子孙平安得福。

珍惜当下 不负传承

农历七月是小秋,很多农作物已经成熟,民间惯例要把今年的新米供上,让祖先尝尝今年新的收成,焚香祭拜,祈求先人庇佑。

这是中国人“事死如事生”的传统,是对亡者一种特殊的思念方式,以孝事亲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中元节的传统并不是封建迷信,而是提醒人们传承孝道,儒家祭祀祖先的意义为“追养继孝,感恩先祖”。

儒家更是强调,孝道为人伦之本,故此儒家对“生孝死祭”十分重视,因此有所谓“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人生百善孝为先”,中元节是因传统美德的孝心而起的,它表达了活着的人对远去亲人无尽的绵绵哀思和深深的怀念。

不管是烧纸钱送祝福,还是捧雏菊寄哀思,或祭先人,亦或是放河灯,即使是阴阳相隔,也隔不开彼此的牵挂和思念,坦然面对死亡,好好珍惜当下,是中元节真正的意义所在。

文明祭扫 花寄哀思

中元节,点一盏心灯,照亮天堂的路,送上对亲人的缅怀之情,让天堂的亲人不再孤冷,给逝去的亲人送去温暖,寄托无尽的思念与怀念,祈愿逝去的亲人在他方世界里,无有病痛、身心安宁,愿天堂的家人一切安好!

三山人文纪念园推出中元限定款“橘祥平安”花果篮,使用三种时令鲜果各三颗配合康乃馨、香槟玫瑰、黄菊花装饰而成。

康乃馨象征爱与尊敬,黄菊花代表清雅与高风亮节,香槟玫瑰体现爱的矢志不渝。时令鲜果则契合传统文化中“秋尝”的寓意,希望先人能与我们同享丰收季的喜悦。

为了确保您的亲人能享受到最新鲜的花果,请提前与您的客户经理联系预订购买。

我园继续提供代祭服务,请拨打客户服务专线:0591-87916333预订,由专业礼仪人员代您送上最真挚的祝福与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