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丧葬习俗,蒙古族有助人为乐的优良传统,历史就形成了屯里有事大家动,一人有事大家帮的好风气.一家死了人,全村认为是大事.无论死者与己亲否、有无恩怨,都来参加葬礼来帮忙.一但家里死了人,都要向村里人报丧.但忌说死字;要说成佛、转天、隐入云盾、上了天堂等等,以示尊重. 继续阅读
浙江省殡葬管理条例
(1997年9月1日浙江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九次会议通过,1997年9月5日浙江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六十八号公布,自1998年1月1日起施行) 继续阅读
下葬要避开的时间
1.避开重丧日
重丧,指的是一个人去世后近则百日内,远则一年左右,家人或者亲戚中又有人相继去世的情形。家中有一个人去世就够让亲人悲伤的了,又怎么禁得起重丧的打击呢?所以避开重丧是择日首先就要考虑的。 继续阅读
下葬最好的时间
1、最为常见的下葬时间是在已故者死后的七七49天内入土为安叫“热灰葬”。
2、在已故者死后的一百天落葬为佳期,叫“百日葬”。 继续阅读
王秀川同志逝世
王秀川同志系福建惠安人,1933年3月出生,1949年5月参加革命工作,1950年5月入伍,1953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团政委,空军航空兵师副政委,空军指挥学院政治部副主任,空军调研室副军职调研员等职。王秀川同志任北京卫戍区正军职离休干部、空军后勤部原政委,因病于2020年4月30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
刘石民同志逝世
刘石民同志是陕西西安人,1964年8月参加工作,2009年8月退休。刘石同志任民政协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委员、政协第九届陕西省委员会副主席、九三学社第十届陕西省委员会主任,因病医治无效,于2020年7月12日在西安逝世,享年79岁。
童秉纲同志因病逝世
童秉纲,1927年9月28日出生于江苏张家港,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童秉纲是著名的流体力学家。他率先开拓了导弹动导数的计算方法,并发展了气动热力学理论和新方法,在航天工程应用中取得显著成绩;建立了飞行与游动的生物运动力学交叉学科,产生广泛持久的国际影响。童秉纲曾在哈工大主持创建全国首个理论力学教研室,出版了《气体动力学》《涡运动理论》和《非定常流与涡运动》等专著;但是童秉纲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0年7月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
四川省民政厅调研督导青神县乡村公益性公墓建设
7月10日上午,四川省民政厅副厅长廖永康率队调研督导青神县乡村公益性公墓建设。眉山市政府副秘书长邓川、市民政局局长万俊才、县政府党组成员滕文学、县民政局党组书记佘成昆、县民政局局长辜素芬等参加调研活动。
墨西哥疫情失控:公墓快塞不下,政府开挖坟地急赶旧遗体
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在全球蔓延,墨西哥累计确诊人数约30万例,造成境内至少3.4万人丧命,严重影响民生经济。墨西哥政府宣称,该国3月至5月疫情已逐渐稳定,但其实境内确诊率仍非常高,医疗体系濒临崩溃,许多无症状患者根本无法得到彻底检测、治疗,导致疫情扩散更加迅速,且确诊者从发病到死亡的时间缩短,当地殡葬业者忙得几乎喘不过气,甚至日夜忙挖新的公墓安葬死者。
直系亲属去世后的禁忌
逝者安葬的禁忌
1、逝者的服装忌讳用缎子面料:老人们习惯把去世后穿的衣服称为“寿衣”,过了六十岁后就有老人开始准备寿衣了。寿衣的件数、质地都是很有讲究的。件数一般是五、七、九等单数,而不会是双数;材质上则多用绸子,因为“绸子”和“稠子”谐音,寓意后世儿孙多子,而忌讳用缎子,因为“缎子”与“断子”谐音。 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