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丧舞是布依族民间传统丧葬的大型集体舞蹈,是祭奠活动之一。吊丧舞与其他舞蹈有较大区别,主要特点是舞台
设计,演员年龄性别、人数、演出时长等都没有严格规定,效果讲究的是舞会气氛的和谐与融入。吊丧舞的创作与发展
有其漫长而曲折的历程。
据史料记载,早在宋代时期布依先人就已定居荔波,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世居民族之一。在漫长岁月中形成了独特的
布依文化。布依族丧葬实行棺木土葬。当老人去逝后要举行隆重的丧葬仪式,即办”白事”。按习俗主要程序是送终报
丧、停尸、入殓、祭奠、安葬、复山、除服、立碑等,其中最隆重且饶有风趣的是祭奠活动的吊丧舞。 继续阅读
分类目录归档:百科
基建工程兵丨向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核燃料功勋王明健致敬
2020年,9月27日,时值基建工程兵雕塑纪念园开园3周年之际,又恰逢为1964年提前成功爆响新中国第一颗原子弹、争取了宝贵的时间的中国土法炼铀第一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核燃料功勋王明健科学家(原基建工程兵25支队(后称核工业部第741矿)高级工程师)铜像落成。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时文生大校、聂荣臻元帅博物馆副馆长夏培渝、韶关市政府副秘书长林欣、韶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处长卢学文、湖北襄阳市博物馆书记胡俊玲、湖北省南漳县县委县政府代表代军、深圳市拓荒史研究会名誉会长、基建工程兵战友之家荣誉总编刘坤德、深圳拓荒史研究会秘书长罗亚君、泰康健投高级副总裁兼首席纪念园执行官陈平等重要领导及120余位曾经建设深圳的基建工程兵齐聚“泰康罗浮净土人文纪念园·基建工程兵雕塑纪念园”,为国之脊梁基建工程兵战友王明健科学家雕像揭幕,再叙拓荒故事,传承拓荒精神!
他们走进基建工程兵雕塑纪念园,回顾深圳改革开放的历程,由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大队退役士兵在现场升国旗,奏国歌!并奏响了基建工程兵之歌!在三军仪仗队庄严肃穆的仪式中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核燃料功勋王明健科学家的雕像揭幕,向这位潜心科研,淡薄名利、献身国家科学事业的国家级劳模、且被载入两弹一艇人物谱史册的全国先进生产者献花致敬! 继续阅读
当今布依族的丧葬仪式程序
布依族丧葬仪式各个地区不尽相同,但明清以后各地区大体基本一致。另外由于个人精力有限不能对布依族各个地
区丧葬仪式及其舞蹈做全面的调查,因此本文主要采用个案调查方法,通过对罗甸县布依族丧葬仪式的研究去探究整
体,进而去研究布依族丧葬舞蹈的文化构成。
罗甸县位于贵州南部边缘,地处黔南西端,北连惠水、长顺两县,西与紫云、望谟两县相邻,东北与平塘县接壤,
南以红水河为界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天峨、乐业两县隔河相望,距省城贵阳166公里,距州府都匀有187公里。
此次调查的主要对象是罗甸县板庚乡旧寨村村民罗仕言家中的丧葬仪式情况。旧寨村位于罗甸县西南面,全村都为
布依族,有罗姓和王姓两种姓,并都信仰佛教。 继续阅读
下葬,丧葬礼仪需要说那些咒语?
1、封钉咒:(人殓后往棺上打钉时念之)
手执金斧要封钉,东西南北四方明,青龙白虎来拱照,朱雀玄武致命两边排,一钉添丁及进财,二钉福禄天降来,
三钉三元及第早,四封子孙出圣贤,代代子孙长寿大发财。
2、点土咒(下葬后念之)
指日高升,科甲连丁,此笔非凡之笔,乃是孔明传授心法之笔法,天天清,点地地录,点人人长生,点主主兴旺,
主字添上一点红,代代子孙状元郎,朱笔坠地府XXX人三魂七魄归神主。 继续阅读
让人痛心的人殉:明朝惨无人道的葬礼制度
明太祖朱元璋一生有两大备受史学界非议的地方,一是酷刑滥杀,二是恢复人殉。特别是后者,最为人不褒。布衣
皇帝朱元璋为什么要这样?古代的殉葬又有何神秘?朱元璋死后,长孙朱允炆继大位,史称建文帝。朱允炆七天后即将丧
事处理完毕。 继续阅读
永垂不朽地奇特葬制 钻石葬
钻石葬的出现,真的是让我们最爱的人永垂不朽了!把死去的人的骨灰制成骨灰钻石,也就是所谓的钻石葬,但是
目前钻石葬只在极少数的人群中使用过,因为这种葬制很少人能够接受,并且价格非常的昂贵,下面带大家认识一下骨
灰钻石的知识。 继续阅读
巴厘岛特鲁原住民的天葬习俗
印尼巴厘岛的特鲁扬村(Trunyan)有一处与世隔绝的墓地,这里的村民会划着木舟将遗体运到此处,让遗体在空气
中腐烂。该墓地的周围都是陡峭的丛林山坡,其正好位于一个巨大的高地火山湖泊的边沿。村庄距离此处只有一小段的
航船行程。在这座岛上,大多数的巴厘岛印度教居民兴用火葬,因此使用天葬的特鲁扬显得非常独特。 继续阅读
湘西土家族神秘葬礼
土家族是世居在湘、鄂、渝、黔交界武陵山地区的少数民族。普遍认为土家族为古代巴人后裔,也有学者指出,土
家族实际上是汉族的一个民系。
撇开族源问题,土家族现存的诸多文化传统与现象,的确深刻地烙上了汉文化的印迹,甚至在汉族地区已经消失的
民俗传统,在土家族聚居区仍然得以留存。下面是一场土家族的葬礼,仪式中的许多场景,似曾相识又有点遥远。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古丈县喜其哈村一户向姓人家,家中老母亲在久病之后不幸去世,向家人按照土家族
的传统习俗,请来一班道士为母亲操办葬礼。道士们首先对遗体进行入殓。道士是葬礼的核心,从灵堂的搭设和布置,
坟墓的勘定,确定下葬时间,祭品的制作,一直到下葬的全过程,自始至终均在道士的指挥或亲自操作下进行,家属仅
仅是配合。 继续阅读
客家丧葬习俗:“捡金葬”
家中老人病重时,子女儿孙都会及时赶回,守护在老人身边,以尽最后孝道。逝者临终前要沐浴、净身;死后放
“升天炮”,也称“落气炮”;然后点香蜡,烧三斤六两”倒头钱”。
相传人去世后到阴司地府,要经过经过“三殿六司”,一般一斤钱,一司一两钱,用于打点阴司差役,一分都不能
少;用竹竿捅去逝者屋顶的一两片瓦“出煞”,将逝者抬上木板,停放,并将逝者生前之物抛上屋顶;家人向亲友“报
丧”,若是母亲亡故,必先去舅父家报丧,报丧前先在亲友家门前下跪,见到亲友后叩头报丧,恭请民间阴阳师和帮忙
师(帮忙的人)料理丧事。在停灵期间,孝子须守在灵前,其他闲杂事情多由帮忙师代劳。 继续阅读
藏族的丧葬习俗
藏族的丧葬习俗比较特别,分塔葬、火葬、天葬、土葬和水葬这五种,并且等级森严,界限分明。采用哪种葬仪,
同时也主要取决于喇嘛的占卜。
塔葬
贤能大德圆寂后的一种高贵葬仪。有名望的活佛圆寂后,除大规模地诵经作法以外,要用水银和“色拉”香料水、
樟脑水、藏红花水等冲洗肠胃,用樟脑水、藏红花水等擦拭尸体表面,然后用丝绸包扎,穿上袈裟,置于灵塔之中,将
遗体保留下来。每天由侍守的喇嘛点上酥油灯昼夜供奉。灵塔种类很多,有金灵塔、银灵塔、木灵塔、泥灵塔等。灵塔
的不同等级,是根据活佛的地位高低而定的。达赖、班禅圆寂后用金灵塔,其他活佛只能用银、木或泥灵塔。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