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度归档:2020 年七月

农村殡葬改革方案优化与推进的建议

| 要闻
由于经济发展及传统观念等影响,当前我国农村地区土葬、骨灰装棺二次再葬等陋习屡禁不绝、传统殡葬习俗花费巨大,挤占宝贵的土地资源。推行殡葬改革有利于我国土地资源的保护,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社会进步与发展。为此,民政部门出台了有关殡葬改革的指导意见,目的在于通过拆除违规坟墓、薄葬思想宣传、违规土葬行为起棺火化、建设公益性公墓等举措,引导群众移风易俗,提高火葬率、摒弃厚葬薄养、建造大墓豪华墓、游丧闹丧、坟墓围村等陋习。但在一些地方出现了简单粗暴的“一刀切”“运动式”的做法,造成了不良影响,伤害了一些群众感情。因此,要全面落实中央全面深化改革要求,破除殡葬改革难题,促进殡葬管理、殡葬服务与殡葬改革协同并进。

云南文山苗族丧葬习俗

| 百科

云南文山苗家若有人去世了,就要为其洗头,洗身、剃头,把稻草铺在地下,让死者仰卧在上面。

然后请来巫师,来为死者的亡灵指路,因为云南的苗族是从北面、东面迁徙来,人死了后就要把亡灵指引回祖籍去。然后请来鼓手和芦笙手,要一边敲鼓、一边吹芦笙。 继续阅读

清明节的由来与传说

| 百科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关于寒食,有这样一个传说: 继续阅读

江西省民政厅召开二季度全省惠民绿色文明殡葬改革工作调度点评暨公墓管理现场会

| 要闻

7月14日-15日,二季度全省惠民绿色文明殡葬改革工作调度点评会暨公墓管理现场会在抚州市南城县召开。省民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张福庆出席会议并讲话。抚州市政府副市长蔡青出席会议并致辞。 继续阅读

洛南县召开殡葬改革现场推进会

| 要闻

7月18日,洛南县召开殡葬改革现场推进会。县长王宇鹏等县级领导出席会议。王宇鹏带领与会人员先后来到四皓街道中心村、桃官坪村,实地观摩了农村公益墓地建设情况。相关部门负责人就加快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推进殡葬改革进行了经验交流和表态发言。 继续阅读

南京市公益性骨灰堂管理办法

| 法规

第一条 为深化殡葬改革,保护生态环境,节约土地资源,推行入室安葬,有效规范和加强各街镇公益性骨灰堂的使用管理,依据《国务院殡葬管理条例》《江苏省殡葬管理办法》《南京市殡葬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