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目录归档:百科

殡葬知识丧葬习俗百科

【二等奖】初心所向 一往无前——我的2年殡葬工作有感

| 百科
荣县殡仪馆 邓超耀

一、得乎亲,可为人

不忘初心跟党走,服务为民我先行。2018年7月,我考入荣县殡仪馆就职,对于一个中文系毕业生而言,殡葬行业是完全陌生的领域,我只从“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文学作品中感受过古人对生死的豁达,但让我真正去接触生离死别,难免内心还是会有一丝丝的新奇和恐惧。我是单位目前唯一的汉语言本科大学生,馆领导对我格外的照顾,都只给我安排简单轻松的工作,让我先熟悉工作环境。办公区的叔叔阿姨们也总找我聊家常,帮忙给我介绍相亲对象,这里的工作氛围和谐而温馨,也让我对殡葬事业有了新的认知。 继续阅读

【一等奖】试析殡葬改革的困境及解困思路

| 百科
绵竹市园宝山公墓管理所 俞春兰

殡葬改革是党和国家倡导的一项社会改革,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随着城市化步伐不断加快,受“入土为安”传统丧葬观念的影响,对推进丧俗改革、推动行业发展产生较大阻力,农村零星乱葬滥埋、修大坟现象比较突出,“死人”与活人争地问题日益突出。受传统观念影响,生态安葬比例较低,群众在祭祀和办丧过程中盲目攀比、铺张浪费的现象比较突出,公共场所各种丧事扰民现象也时有发生。如何在充分尊重民间风俗习惯的前提下科学推进殡葬改革,达到集约利用土地,保护生态环境,破除封建迷信丧葬陋俗,提高社会文明的目的,成为关系社会民生和经济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现就我市推行殡葬改革中遇到的困境及解困思路作一试析: 继续阅读

【一等奖】 浅谈构建美好殡葬新业态——殡葬工作改革小记

| 百科
泸州市南寿山事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周晓波

题记:“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苏东坡一首情真意切、感人肺腑的《江城子》,开创了中国悼亡的先河。殡葬工作,关系逝者尊严、生者慰藉,体现人文关怀、人性光辉,事关民生保障、社会和谐、社会文明,是一项功在当代、造福子孙、利在千秋的重要工作。然而,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殡葬行业早已不再像从前人们认为的那样简单对遗体的处理和埋葬。作为新时代殡仪人要牢记 “做殡葬就是做文化”的理念,把开启 “生态、文明、健康”美好殡葬的新业态作为新目标。 继续阅读

安义县民政局推行骨灰流向监管三步法

| 法规百科

为扎实做好全县骨灰流向监管工作,安义县民政局集思广益创新了骨灰流向监管“三步十环三天”工作机制并在黄洲镇率先试行后全县推广。全县各乡镇(处)上下齐心抓好了骨灰流向监管工作,实现了骨灰流向100%监管,落实了亡故人员骨灰安葬100%进公墓。

第一步建立报告制度。第一环逝者家属报告;第二环信息员收集信息上报村(社区)书记;第三环村(社区)书记部署督促丧户合法合规办好丧葬事宜,上报乡镇(处)殡改办;第四环县、乡殡改办抽查落实情况。 继续阅读

高密市殡仪馆实现殡葬服务全流程移动终端预约

| 百科问答

为了提升服务效能,切实做到让群众少跑腿、好办事,市殡仪馆围绕群众身后一件事,创新殡葬服务模式,拓展移动端应用,在前期实现“四个一”服务的基础上,再次创新便民服务,市民关注“高密殡仪服务”公众号后可直接选择预约守灵服务、告别服务和火化服务,实现了殡葬服务移动终端全流程预约办理。

殡仪馆预约守灵、告别和火化服务使用指南:

关注“高密殡仪服务”公众号后,点击进入首页,点击网上预约服务。点击预约守灵服务,根据需求选择普、中、高档孝堂,选择使用时间段,填写预约手机号,点击在线预约后即可完成。202104280101 继续阅读

老有所悟

| 百科

对于老人的话题,30 多年来不少报刊和有些文件,通过油墨向老人的心灵说过许多话,例如“老有所学、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教、老有所医、老有所乐”等等,利用信息传递和教化功能,达到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的效果,让老人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取得不少良好效果。

2016 年 6 月 21 日《湛江科技日报》出版的《新老年周刊》上,一篇仅有 400 多字的小文章,第一次提出“老有所悟”。我的老伴李冬梅是 1950 年参军的老兵,亦是楚园预订居民,她对这句话很是称赞,认为它彰显了生命之美。 继续阅读

品茶而心静

| 百科

这是第二次由茶博士主持的品茶沙龙了。
大家同感:每次品茶都会感到渐渐进入一种状态:静。远离尘嚣,置身事外。品味百年前古树老茶,寓意着岁月。这一刻:白居易名句给在座各位深刻感受“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 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5 号楼王老师说:品茶是一种文化状态。一杯入口,便觉喉舌生润,干渴顿解。在慢慢品味着数百年前的茶时,我们会不由自主地想到曾经流失的岁月。心,会淡定;事,会看淡。品茶美妙自在杯中。
刘玉兰老师说:今天虽然大降温,此刻:茶香室雅。说点新感受:
婚姻也如品茶,几十年一路过来,在回忆中慢慢品味。有滋有味。在燕园可以看到许多老人在钢琴旁在阳光下……相扶相依,漫步人生。
茶博士说:非常认同刘老师的感受。新的诠释令人回味。我们可以感受婚姻更像普洱茶,在岁月的仓储中,年代越久味道越浓。他说到知识性:煮茶、煎茶需要洁净的茶具。老师今天自带一把。告诉我们:泥料是天然而成。养泥至少三年以上。做工:泥巴做成壶要有思路,窑火很重要。工匠气要不得。
“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说到品茶用水:老师说:
品茶,讲究用轻清之水煎茶,用泉水、江水,甚至用松上雪、梅花蕊上雪。猫太觉得:这个要求于今日好像有点苛求啦?保证农夫山泉就行了。
但愿:古树 老茶 泥壶 雪水给人予对年代的美好回忆。但愿:燕园文化养老内容越来越丰富。
或许:品茶 绘画 古琴 阅读欣赏 能够成为燕园文化养老的一道风景线?
此时此刻:活动部小张忙里忙外,我们感受到了服务团队关注带来的丝丝暖意。
品茶会仍在继继。室外寒风凛冽;室内,温暖如春……

我们是光荣的护旗手

| 百科

“一二一,一二一,立定。”

国庆前夕,20 多位长者和年轻的管家在申园大广场每天进行操练。89 岁的老兵王广立依然保持 70 多年前的雄姿,姿态端正、精神振作,挺胸收腹、手指并拢,时刻做到令行禁止。

“一、二、三、四。”随着领队的呼喊,队列中的长辈们迈着整齐的步伐,甩动双手,刚劲有力,齐呼洪亮,引发观看居民纷纷抢拍镜头,拍手称赞。

其实,当两周前申园活动部发出寻找国庆护旗手的启事时,热心的居民们凭着对五星红旗的热爱与敬仰积极报名参加。但谁曾想竟然还要集训一星期,操练要求还蛮严格的。老骨头了,步伐能否整齐,转动能否适应,一周能否坚持,心中都没底。

一周的操训,年长的护旗手们坚持下来了。根据老人的特点,步距短点,步速小点,转弯慢点,确保上体正直、微向前倾,小腹微收、略微挺胸,手指并拢、自然微曲,像模像样了。

十月一日,护旗手们顶着唰唰雨淋,雄壮迈步,在向左转、踏步、立定一系列口令指示下,来到申园大门旗杆前,坚定地目视五星红旗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冉冉升起。护旗手们以爱我红旗、爱我中华,表达对新中国 70 周年大庆的衷心祝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