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目录归档:百科

殡葬知识丧葬习俗百科

甘肃灵台丧葬礼仪

| 百科

灵台县,是甘肃省平凉市代管县,史有文王伐密筑灵台的记载,灵台因此得名,有上千年的历史。位于甘肃省东南
部,东南与陕西省长武、彬县、麟游、千阳、陇县接壤,西北与甘肃省崇信、泾川县毗邻。
老人死去,名曰“过世”,“去世”,或“谢世”,所谓“红白喜事”之“白喜事”,就指为去世老人办丧事,一般人
家均用棺材,实行土葬。 继续阅读

甘肃裕固族丧事禁忌

| 百科

裕固族人信仰藏传佛教,故其丧事受到藏传佛教的影响。送葬因地而异,有火葬、水葬和天葬。
人去世后,一般先对死者换衣整容,将尸体捆扎成胎儿形状,将其称为“圆寂”。然后将尸体放进白布口袋,面西
或西南停尸,忌讳其他方向,再从帐房顶端至地面挂一幅白色吊帘。从此以后,不允许在帐房内放声嚎哭,不允许发出
巨响,不允许猫、狗进入,只允许死者一两个生前好友守灵。 继续阅读

甘肃陇南地区汉族丧葬习俗

| 百科

老人死去,名曰“过世”,“去世”,或“谢世”,所谓“红白喜事”之“白喜事”,就指为去世老人办丧事,一
般人家均用棺材,实行土葬。
送终:老人病危,亲朋邻里带礼物(多为食品)探视,多说吉祥宽心话。临终前家族诀别。子女出门在个者接到父
母病危消息后须星夜赶回,在断气之前赶到,谓之“跟气”。
停灵:为死者净身、更衣。然后将尸体放灵堂内,以纸钱覆面,上香、焚纸钱,点灯,子女动哭声。
守灵:出殡胶在灵堂,孝子坐草待守,朝夕不离,亲友来吊唁,孝子跪迎跪送。
报丧:停灵后,由别人陪同孝子到全村名家叩头报丧,并派人告知远近亲友,另派两名老成持重的人去“请外家”
(如死者是男,去请其舅父,死者是女的去请其娘家人),“外家”须带三牲祭品(即煮好的全鸡、羊头、猪头)和
“帐帏”等礼品,到死者家门口时,孝子必须跪接,还要设香案,跪听“外家”有何要求,待外家允许后,才能发丧。
戴孝:也称“破孝”,若家境宽裕,孝子、长孙穿长孝,其余男的戴短孝,女的戴长孝,戴长孝与穿长衫者须腰束
麻带,谓之“披麻戴孝”。
出纸出告丧牌:发丧的前一天下午,请阴阳、道师或和尚写挽联,出到头纸和告丧,(上写死者的出生年月,孝
子,孝孙的姓名)。死者的家属及亲戚到院悼唁,哭声震地,孝子将写好的告丧牌恭敬地端到门外放立,和尚、道师开
始诵经做道场,超度亡魂,亲友到灵前悼唁。
出殡:亦称“送葬”,村中儿童拿着花圈、金山、银山、童男童女,在前开路,孝子手拿阴魂伞扶柩号哭而行,送
到墓地安葬,阴阳、道师或和尚吹门外唢呐,敲打鼓、钹送出村处,家境宽裕者还用白布牵引灵柩,谓之“扯阡”,送
完葬本家还要请请村友“吃丧饭“。
攒三:送殡后的第三天,子女家属须到坟上添土,烧纸钱谓之“攒三”。 继续阅读

中日殡葬习俗异同

| 百科

中日两国在殡葬习俗方面确实存在着不少的异同。
异同首先表现在对死者的评价上。中国人有句古话叫“盖棺定论”。就是说,对一个人一生功过是非的评价,无论
是流芳百世,还是遗臭万年,当他辞世的时候,自然也就有了结论。千秋功罪,留待后人评说的只是个别现象或是迫于
形势的无奈之举。而日本人则认为,一个人无论他在世时做过多少好事,或是做过多少坏事,只要他死了,万事皆休。
所有的坏事或好事,全部一风吹。死后大家都是平等的,因为灵魂是一样的。这一点只要参观一下东京都市中心的青山
墓地或是设在各大寺院附近的墓地就可一目了然。 继续阅读

如东丧葬民俗之八大金刚

| 百科

八大金刚就是人死后抬棺到墓地的八个人,乡下称八大金刚。做八大金刚的一般都是体力特别好的人,再就是在当
地还算有些威望热心肠的人。
安葬时请八人抬棺,称“承重”。抬棺人称“八大金刚”,须由孝子跪请约定,在治丧期间受到最高礼遇:“八大
金刚”不到齐不开宴席 继续阅读

如东马塘地区丧葬风俗

| 百科

死亡是人生的终点,自古以来就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如东马塘地区的丧葬风俗非常庄严隆重,也极其复杂繁琐。
传统民间根据时间,主要分为初终、收敛、送信、烧草、夜经、悼念、火化、高庙子、做七、回家、百日、七月半、出
殡、脱孝、过周年、过冥寿等阶段,近年以来各地推崇“厚养薄葬”,相关流程有逐渐减少的趋势。 继续阅读

民俗出殡

| 百科

俗语有言:一去二三里,各处一乡风。丧葬,是人生最后的一项重大仪程,虽然活人都要对逝者进行最后的安顿,
但各地的安顿方式却大有不同。
竹山,地处秦楚巴蜀腹地,丧葬习俗不仅杂烩了秦楚巴蜀遗风,而且形成了自己的特色——首先,弥留之际的人在
出殡又称发引。发引一般定在辰时,即上午七至九时,富户大贾也有在上午十时左右发引。亲朋故友都要参加,无
需再送份金。丧家一般也不再准备饭食,但习惯上民间有“空腹不送殡”之说,只能备些烧饼、油条,每人一份,也有
备四冷晕下酒,喝些切面舖做的“柳叶汤”,算是一餐早点了。大富人家照例预备整桌酒席,招待送殡友人。 继续阅读

湖北竹山的丧葬习俗

| 百科

行将西去之时,要知道给亲属尽量留下遗言,那遗言一旦出口,后人就应当象圣旨一样遵照执行。连遗言也不听从的后
人,就会被乡邻视为不忠不孝。其次则是要有人在床前为亡者“送终”。有人送终,是亡人的造化,证明他有后人,有
亲属,有知己。否则就是无儿无女的“孤老”,或者是儿女不尽孝道。当然,也有亲人赶不拢场的,则另当别论。没有
赶上送终的亲人便留下了一生的遗憾。可是,不是亲属的人赶上了送终,心里就很不舒服,甚至认为自己要开始背时
了。 继续阅读

福建明溪县丧葬习俗

| 百科

明溪人原崇尚火葬。据明正德《归化县志·词翰》知县杨缙撰写的《自陈作县记》中记载“……不忍俗尚火葬,屡行
禁令……”。此后,历任县官皆行禁令,民间丧葬逐渐改为土葬。至今,除僧尼外,仍以土葬为主。丧葬礼俗,庄严肃
穆,民间十分重视。人过花甲死亡,称为“白喜事”,礼仪隆重,程序繁琐,花费甚大。不到花甲死亡,则从简从速。 继续阅读